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北斗走进阿拉伯:中国导航系统服务全球“开门红”

【环球网科技记者林迪】记者从导航系统官网了解到,中国首个海外北斗中心落地突尼斯,实际观测显示在当地可接收到4-8颗北斗卫星,收星效果良好。

此外,测评中心还将与阿拉伯海运学院在阿盟地区实施北斗三号用户体验评价计划,预计将于今年10月底完成第一阶段工作。

据了解,4月10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与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在突尼斯埃尔贾扎拉科技园联合举办了中阿北斗/GNSS中心落成仪式。

这是中国首次在海外设立北斗中心,也是加快北斗服务阿盟地区乃至全球发展的重要环节。

“我国2018年计划发射18颗左右北斗卫星,预计今年底就能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优先提供服务。”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说。

根据北斗“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00年,我国建成北斗一号系统;第二步,建成由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北斗二号系统,并于2012年底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第三步,到2020年前后,将建成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资料显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相较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以及欧洲的伽利略等导航卫星系统,北斗部分技术更先进,比如北斗三号采用星载氢原子钟,其精度将比北斗二号的星载铷原子钟提高一个数量级;北斗三号导航系统保留了短报文服务,即通信功能,这是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不具备的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院士说,除定位、导航外,北斗三号还可精确定位受困人员的地理位置,为国际救援贡献中国力量。